看到这个新闻我都惊呆了!
前几天,陕西商洛一位奶奶听信偏方,用敌百虫农药兑水给12岁的孙子洗澡,想缓解孩子被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。
结果,孩子出现剧烈的恶心、呕吐、肚子疼等中毒症状,奶奶也因为皮肤接触过农药而中招。
祖孙俩双双被送医治疗,目前孩子病情趋于稳定,奶奶也正在治疗中。
实在想不明白,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把偏方当成救命良药。
在有些老人眼里:
只要是不要钱的,多荒唐他们都相信;
只要一上医院,就总觉得医生在讹钱。
那些道听途说来的土方子,不能治病也就算了,有些还可能要了孩子的命。
今天,包妈就来跟妞儿们说说,那些坑娃无底线的民间偏方。
01 喝腌制的冬瓜水消暑降温
冬瓜水是很多老人眼中消暑降温的“神药”,殊不知,它很可能成为致命“毒药”。
今年5月,东莞一名4岁女童被奶奶喂下珍藏4年的冬瓜水,用来降温消热。
没多久,孩子就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症状:腹痛、头晕、口唇四肢发绀(呈青紫色)……
家人连忙将孩子送到医院,进行洗胃、导泻。
好在治疗及时,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,很快出院。
冬瓜水怎么会导致亚硝酸盐中毒呢?
其实,这里的“冬瓜水”指的是把冬瓜切块后放入罐子,盖紧盖子,用红泥封实缝隙,放在阴凉处,经过三四年的发酵、沉淀和化解后,变成的冬瓜汁。
在这个腌制的过程中,冬瓜中的硝酸盐,会转化为亚硝酸盐,孩子喝下以后就很可能出现硝酸盐中毒。
轻则头晕恶心、胸闷、腹痛、呕吐、拉稀等,重则昏迷、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。
消暑降温的方法有很多,千万不要“剑走偏锋”,在孩子身上用偏方。
★消暑错误偏方:
用艾草、金银花煮水给孩子洗澡,祛痱
纯天然≠无刺激,用处不大,还有过敏风险。
加十滴水、藿香正气水降温消暑
十滴水里面含有“辣椒”和“樟脑”成分:
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“乙醇”:
这些都容易刺激到宝宝娇嫩的皮肤。
★科学方法:
开空调+勤洗澡+保持皮肤滋润、干燥
02 用花椒面止血
炒菜时放花椒面能调味,伤口出血敷花椒面能止血?
有位奶奶真就这么干了!
黑龙江大庆,一名9岁女孩的手指被防盗门夹伤,奶奶拿来花椒面,撒在孙女的伤口处止血。
血是止住了,可花椒面造成了严重的伤口感染。
原本只需在手指末端截肢,现在必须在中部进行截肢。
你说气人不?
因为奶奶的“无知”,让孩子伤势加重。
女孩爸爸说,一家人心里“可不得劲了”。
说她吧,老人也是无心之过,不说吧,真替孩子心疼。
有些老人对于偏方、土方的辨别能力真的太差了,关于伤口止血的错误方法和正确做法,每一个看护人都需要牢记。
★止血错误偏方:
香灰止血、烟灰止血、白糖止血、撒盐止血等等。
很可能会给伤口带来二次伤害,引起创面感染,加重伤势。
★科学方法:
伤口止血最有的方法,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敷料,比如干净的纱布垫、毛巾或手绢,覆盖住伤口表面,进行压迫止血。
注意:压迫时间要足够,一般需要4-12分钟。
03 烫伤抹泥土、贴猫毛、擦白酒
治疗烫伤的离谱偏方可太多了。
有爷爷奶奶给孩子抹蚯蚓和泥土的。
导致孩子感染加重,还好捡回一条命。
有老人给孩子贴猫毛的。
结果就是,猫被薅秃了,孩子的脸也烂了。
有外公用泡了高浓度白酒的毛巾给孩子敷的。
孩子酒精中毒引起休克,差点丧命。
那些坑人的烫伤偏方、土方,真的害苦了好多娃,让孩子白白受了很多罪。
★烫伤错误偏方:
抹牙膏、酱油、香油、面粉、锅底灰、……
这样容易引发感染,而且伤口被覆盖住后,会影响医生判断。
★科学方法:
孩子烫伤不要慌,牢记五步急救法。
冲:立即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15~30分钟;
脱:轻轻给孩子脱掉或剪掉衣物,如果衣服和伤口黏连太紧,只需剪掉周边,剩下的交给医生处理。
泡:如果是小面积烫伤,放到凉水里浸泡半小时左右,能减轻疼痛。
盖:用干净纱布覆盖住烫伤部位,阻断细菌。
送:送到医院治疗。
04 用针扎婴儿肚子治夜闹
你敢相信吗?
一个刚出生50多天的婴儿,被自己亲生父母拿针扎进了医院。
湖北襄阳一对父母不知从哪儿听了偏方,说在孩子肚脐周围扎一些针眼,能治夜闹。
夫妻俩就去试,发现果然灵。
他们不知道,孩子之所以不哭不闹了,是因为被针扎后出现细菌中毒感染,伤到了大脑,反应变迟钝了。
不到两个月的宝宝,被爸妈在肚子上扎了40多个针眼,硬生生被扎进了ICU,并查出得了败血症,命悬一线。
看到这样的新闻真的是为孩子感到心痛,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对自己的孩子下此狠手的。
父母的愚蠢无知,是孩子最大的不幸。
小婴儿夜里哭闹是常见现象,很多家长为了防止孩子哭闹,可谓是“无所不用其极”。
★治夜闹错误偏方:
给孩子服用保婴丹、七星茶、小儿镇惊丸。
保婴丹中的中药成分冰片、朱砂等,具有一定毒性,长期使用可能会对孩子的神经系统、消化系统、肝肾功能产生影响。
七星茶的配料主要为凉性的中草药,香港卫生署提醒:七星茶属于药品,不能随意给宝宝服用。
★科学方法:
要找到孩子睡不安稳的原因,通常有:
生理不适,比如饥饿、尿湿了、太热等。
肠绞痛,可以采用飞机抱,让宝宝趴着。
白天受到了惊吓。
可能缺乏维生素D,记得给娃每天补充AD。
05 流鼻血仰头、塞纸或棉球
流鼻血时,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仰头或塞纸?
如果是,那就大错特错了!
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陈医生讲述了一个悲剧:
一个3岁小男孩突然流鼻血,家长让他仰头止血,结果导致血液流到嗓子眼,形成凝块,堵住了整个气管,窒息而亡。
因为一个错误动作,让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失去了生命,着实令人痛心惋惜。
孩子流鼻血,千万不要让他仰头止血。
★止鼻血错误偏方:
把同侧胳膊举起来,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有用。
塞纸团或者棉球,很可能进一步撕破孩子娇嫩的鼻黏膜,引起鼻腔感染或者加重鼻出血。
★科学方法:
让孩子身体前倾、低头,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几分钟,避免血液流入喉咙发生意外。
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,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民间偏方,是你想都不敢想,却真的有人敢用在孩子身上的。
把屎尿当“神药”:
一位同事说,他小时候有一次咳嗽严重,奶奶就找来童子尿泡鸡蛋,然后把鸡蛋煮了逼着他吃掉,那酸爽的味道让他至今记忆深刻,从此以后再也不吃鸡蛋了。
用开水给孩子烫喉治惊厥:
让鸭子啄孩子jj“逼毒”:
给孩子喂活蝌蚪强身健体:
给新生儿挤乳头导致孩子乳房缺失:
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,家长的愚昧无知,是孩子最大的不幸。
今天这篇文章,强烈推荐分享到“相亲相爱一家人”群里。
多一份传递,少一份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