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农业农村部网站25日消息,对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“重视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”的建议,农业农村部回复称,将加强科学用药指导,严格制定农药残留标准和农药安全使用准则;同时将加快生物农药登记,支持农药企业研发生产生物农药。
农业农村部介绍,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明显的进展和成效,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六年稳定在96%以上,2018年监测合格率达到97.5%,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。
值得注意的是,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隐患仍然存在,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是其中之一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由于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未落实,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、常规农药超范围超剂量使用、违反农药安全间隔期等,都有可能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。
对此,农业农村部采取一系列手段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水平,截至目前,共制定农药残留标准7107项,并建立起覆盖主要城市、产区、品种、参数的国家监测网络,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。
农业农村部称,下一步,将继续对新型经营主体、专业化防治组织及广大农民加强科学用药指导,推行对症适时适量施药,减少农药使用次数,严格制定农药残留标准和农药安全使用准则,指导农民按照安全间隔期合理施药,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水平。
在研发普及新型农药方面,农业农村部强调,严格控制高风险农药的登记准入,同时建立农药登记绿色通道,加快生物农药等低风险农药的登记进程。在农药市场监管方面,主要农药市场、“黑名单”农药企业及果菜茶和中药材用药进行抽查,严厉惩处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,净化农资市场,规范农药经营行为。
农业农村部提出,将加快重点农药登记,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,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;加快小宗作物用药登记,在坚持原则、严格规范的同时,采取特殊的措施,推动特色小宗作物用药产品试验资料集中评审、申请产品集中申报等;加快生物农药登记,支持农药企业研发生产生物农药,缩短试验周期,简化登记手续。
(责任编辑:李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