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农药网 - 农药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农药资讯 | 市场分析 | 国际市场 | 营销管理 | 政策法规 | 最新技术 | 植保资讯 | 病虫害预测 | 分析预测 | 绿色农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营销管理 > 诸暨独腿老人,2年捡起4万个农药瓶!还曾中毒进了医院……
7.biz | 商业搜索

诸暨独腿老人,2年捡起4万个农药瓶!还曾中毒进了医院……

信息来源:eoonoo.com   时间: 2019-01-03  浏览次数:203

诸暨市次坞镇白马新村有位年逾七旬的老人,只要有空,他就拄着拐杖穿梭在田间地头、河流边,四处寻找被人丢弃的农药瓶(袋),一发现就会立刻捡起,放到随身携带的袋子里。两年多的时间里,他从农田里捡回4万余个农药瓶。

他,只有一条腿。

诸暨独腿老人,2年捡起4万个农药瓶!还曾中毒进了医院……

老人名叫郦礼元,今年74岁。他本来是当地采石场的一个工人,虽然辛苦,但日子过得也算殷实。

但1993年,工地上出了一次事故,郦礼元失去了左腿。但他没有一蹶不振,买来一张电锯床和一些木匠工具,关起门来自学木匠,平时做些凳子、椅子和二胡。

诸暨独腿老人,2年捡起4万个农药瓶!还曾中毒进了医院……

郦礼元在收拾农药瓶

2016年7月,郦礼元无意中得知诸暨出台了一个新政策,农药废弃包装物可以回收了,“这个政策好啊!既保护环境,还能补贴家用。”

诸暨独腿老人,2年捡起4万个农药瓶!还曾中毒进了医院……

这两年来,郦礼元每天一早就开着残疾车出门,到过次坞镇、应店街的许多村庄,很多次掉进河沟,报废过4只手机。

诸暨独腿老人,2年捡起4万个农药瓶!还曾中毒进了医院……

回到家后,郦礼元就和老伴一起整理农药瓶、农药袋,按大小、品种分好类,装到不同袋子里。整理工作不但辛苦,还很危险,尤其是夏天,残留的农药容易挥发。郦礼元还因此中毒进了医院。

“农药残留物的毒性这么大,更得把随便乱丢的瓶子、袋子捡起来。”郦礼元说。

诸暨独腿老人,2年捡起4万个农药瓶!还曾中毒进了医院……

据统计,2年多的时间,郦礼元共捡起了4万多个农药瓶(袋),其中大部分都已被回收。

诸暨独腿老人,2年捡起4万个农药瓶!还曾中毒进了医院……

浙江新闻+小小农药瓶有多毒?千万别乱扔!

农药有毒是常识

但很多人在田间地头干完活

总会图方便将农药包装顺手丢掉

殊不知这种做法对环境危害极大

今年9月,据央视报道

内蒙古兴安盟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
竟发现堆成小山似的农药瓶

↓↓↓

诸暨独腿老人,2年捡起4万个农药瓶!还曾中毒进了医院……

乱丢农药瓶,除了造成塑料不可降解的白色污染外,对生态系统的毒害也非常大。

据专家介绍,种子包衣剂由多种农药品种组成,用它包裹后的种子可以起到防治苗期病虫害、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。带有包衣剂的种子在播种的时候,并不能完全覆盖在土下,大约会有1%到2%,部分地区甚至有6%至10%会裸露在外面,鸟类和其他动物吃了就会中毒。

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志华说,据研究表明,一只体重一百克以下的小鸟,即使是摄食一粒含有呋喃丹的种子包衣就会导致死亡。另外长期低剂量接触农药后,鸟类也会产生一些慢性和亚慢性中毒的症状。比如蛋壳变薄,产蛋率下降,孵化率下降,幼苗成活率下降等等。

除了农药瓶,这些有害垃圾也别乱丢

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。主要包括:

1、电池类:

诸暨独腿老人,2年捡起4万个农药瓶!还曾中毒进了医院……

包括镍镉电池、纽扣电池、铅酸蓄电池以及其他含汞的充电电池,废电路板等。

2、灯管类:

诸暨独腿老人,2年捡起4万个农药瓶!还曾中毒进了医院……

包括日光灯管、荧光灯管、节能灯等。

3、其他化学品:

诸暨独腿老人,2年捡起4万个农药瓶!还曾中毒进了医院……

主要包括废旧温度计、废旧水银血压计、含水银废旧物品,药品及其包装物等,颜料盒、油漆桶罐盒、废旧化学用品容器、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各类容器、废机油及其容器、硒鼓墨盒等、破旧照片、医疗X光底片、废旧胶卷等。

有害垃圾会造成哪些危害?

有害垃圾的危害不容小觑。就废弃灯管来说,据相关媒体介绍,现行工艺制作的节能灯中大都含有化学元素汞,一只普通节能灯约含有0.5毫克汞,如果1毫克汞渗入地下,就会造成360吨的水污染。汞也会以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,一旦空气中的汞含量超标,会对人体造成危害,长期接触过量汞可造成中毒。

此外,就过期药品而言,大多数药品过期后容易分解、蒸发,散发出有毒气体,造成室内环境污染,严重时还会对人体呼吸道产生危害。过期药品若是作为生活垃圾处理,会造成空气、土壤和水源环境的污染。一旦流入不法商贩之手,就会流转回市场,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

转发提醒家人朋友

别再乱丢垃圾了

尤其是有害垃圾

请务必分类投放到专门的回收处

保护环境,人人有责!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农药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